
1994年三月,一顆小行星1994 ES1,以十五萬公里的距離由地球旁邊經過。地─月距離是三十八萬五千公里,因此在天文的標準上,這顆小行星幾乎可以說是和地球擦身而過。這個最接近的記錄,在1994年12月,被另一顆小行星1994 XM1打破,這顆小行星當時以十萬公里的距離掠過地球。如果地球有知,早就嚇出一身冷汗。從九0年代開始,美國太空總署就計畫成立由許多中小型望遠鏡組成的「太空監測網」,追蹤接近地球的小行星。從地球軌道到小行星帶的內緣,大概三億公里。如果有一個直徑一公里的小行星,從小行星帶內緣對著地球前進,反射的太陽光,會使得這個小行星看起來像是一顆22等星。22等星雖然比肉眼能看到的 6等星暗上兩百五十萬倍,但對一個二米直徑的中型望遠鏡而言,是可以偵測得到的。一個一公里直徑的天體,撞上地球,會放出超過千億噸核爆威力的能量。天文學家相信,這樣大小的天體,在地球到小行星帶之間,大約有兩千個,但目前我們所知的,不到百分之十。因此,藉著「太空監測網」的逐漸設立,科學家希望,在往後的二十五年裡,能夠確實的掌握這些會接近地球的天體的運行路徑,一旦在它們構成威脅的時候,能夠及早預警,才有充裕的時間尋求對策。資料提供:葉怡玲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